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推进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的五点建议

来源:长江技术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应将长江经济带整体的转型升级与流域内产业沿江向上游转移统筹考虑,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强化交通对产业的支撑作用、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分类推进产业转型与转

应将长江经济带整体的转型升级与流域内产业沿江向上游转移统筹考虑,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强化交通对产业的支撑作用、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分类推进产业转型与转移等方面多措并举。

智库观点

念沛豪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沿海和沿江“T”字型发展轴的主体,不仅是我国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也是我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更是构筑未来我国区域统筹、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新格局的重要组成。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产业是核心。加强长江上中下游的产业联动与分工合作,促进长江经济带内资源、技术、经济优势的互补,推进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不仅是提升长江经济带整体经济实力的有效举措,也将对引领带动全国产业迈向中高端和促进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当前,长江经济带在产业升级与产业沿流域转移的过程中,上下游之间发展差距大和子区域同质化竞争并存、中上游配套及环境不完善导致沿长江产业梯度转移效果不明显、流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健全、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持续增大等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应将长江经济带整体的转型升级与流域内产业沿江向上游转移统筹考虑,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强化交通对产业的支撑作用、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分类推进产业转型与转移等方面多措并举,推进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

从国家层面成立统筹整个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制度设计、政策制定、规划实施、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等各方面。一是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和利益共享机制。进一步加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之间的协调、沟通机制和利益再分配机制。建立生态协调机制,对于在产业发展中的污染和生态保护问题,形成联动解决机制和合理补偿机制。二是优化产业空间发展布局。长江下游地区通过创新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加快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进入国际价值链中高端;长江中游地区重点提升汽车、装备制造、轻工、纺织服装等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长江上游地区加快发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产业,积极承接长江下游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三是充分发挥各节点的辐射带动作用。要进一步发挥长三角、皖中、武汉、长株潭、成渝等城市群的集聚和带动作用,加强城市群内以及不同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实现长江经济带多级多轴分批次辐射带动效应。四是成立区域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成立跨区域、多元化渠道的共同发展基金,调动各省市利益主体参与协调的积极性,确保各省共享资源与资金的分配,探索设立产业转移专项资金等给予转移企业一定的资金扶持或贷款贴息。

完善产业创新体系

创新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要将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作为推进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一是统筹布局长江经济带产业创新体系。结合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分布,建立各地区对重点产业链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的分工协作体系。探索建立跨区域的共性关键技术有偿使用机制,推动流域内产业整体升级。二是建设多层次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政府引导,联合各方创新主体,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建设致力于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填补基础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之间的沟壑。三是建立创新投资基金。通过搭建技术与资本的结合平台,拓宽企业投资渠道,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四是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和应用示范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突破在增材制造、智能机器人、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重点热点领域核心技术。五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多层次产业人才体系。研究制定长江经济带产业人才开发目录,加大企业家群体、技术领军人物培养力度。探索建立人才共享机制和人才互认机制,促进整个长江经济带人才流动和共享。

建设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加强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建设,实现水陆联动,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一是进一步挖掘长江“黄金水道”的潜力。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增强干线航运能力,改善长江支流通航条件,优化航运中心和港口布局,形成水运网络体系。积极推进长江大通关体系建设,解决长江水路转关运输中跨关运输货物的中运换装次数多、监管时间长的问题。二是要加强客运铁路建设。推进各中心城市之间高速铁路与客运专线建设,加快各城市群内部轨道交通建设,构筑长江经济带快速铁路客运网络化体系。三是要注重货运铁路建设。加大发展高速货运铁路,建设沿长江贯穿各中心城市的高速电气化货运铁路。四是营造“两翼齐飞”的对外开放格局。提升上海、宁波等重要海港与长江经济带内部以及国际临近港口的合作水平;加强铁路、公路与云南各口岸的对接,打通连接东南亚的大通道。

文章来源:《长江技术经济》 网址: http://www.cjjsjj.cn/zonghexinwen/2020/1010/576.html

上一篇:上港集团发布“长江港航区块链综合服务平台”
下一篇:久等了!长江新城2019年全面爆发!

长江技术经济投稿 | 长江技术经济编辑部| 长江技术经济版面费 | 长江技术经济论文发表 | 长江技术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长江技术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