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长江大闸蟹如何“爬”回百姓餐桌

来源:长江技术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 文/冯广朋 蟹之美味,久负盛名。《周礼》中载有“蟹胥”,即一种蟹酱。它既保留了蟹的鲜味,又能长期保存,是海疆进贡周王室的贡品。李白曾作诗描绘品蟹的情景:“蟹螯

◆◆◆

文/冯广朋

蟹之美味,久负盛名。《周礼》中载有“蟹胥”,即一种蟹酱。它既保留了蟹的鲜味,又能长期保存,是海疆进贡周王室的贡品。李白曾作诗描绘品蟹的情景:“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然而,随着人类过度捕捞、栖息生境的恶化、滩涂湿地的丧失等,河蟹的天然资源在20世纪末曾经枯竭殆尽。幸运的是,我国科学家通过多年潜心研究,终于破解了河蟹资源变动的奥秘,逐渐使其恢复到了正常水平。现在,河蟹可以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成为百姓餐桌上的日常佳肴。

中华绒螯蟹的习性

河蟹又称大闸蟹、毛蟹、螃蟹,是我国名贵淡水经济蟹类,其实它的学名是“中华绒螯蟹”。它的外壳除了腹部以外都是青绿色的,好像披着一件翠绿的罩衣;小眼睛呈球状,乌黑透亮,好像老式电视机上的拉杆天线,可以360度旋转;蟹背好像“忍者神龟”背上的盾牌,非常坚固。

中华绒螯蟹资源的分布区主要为中国、朝鲜西部和亚洲北部。一般认为,我国中华绒螯蟹有2个种群,其中北方种群以辽河、黄河水系中华绒螯蟹为代表,南方种群以长江、瓯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为代表。我们熟知的“阳澄湖大闸蟹”,就是长江中华绒螯蟹的典型代表。

中华绒螯蟹

“秋风起,蟹脚痒。”长江中华绒螯蟹入秋后便从长江中游的淡水湖泊向长江口洄游。受长江口咸水刺激,雌雄亲蟹进行交配,受孕的抱卵母蟹肚子逐渐鼓胀,里面藏有几十万粒受精卵。母蟹在九段沙湿地等区域停留数月后,受精卵孵化为蚤状幼体。蚤状幼体逐渐发育为米粒大小的大眼幼体,也就是长江口渔民常称的“蟹苗”。蟹苗逐渐从长江口向长江中游洄游,发育成扣蟹、幼蟹,然后进入通江湖泊育肥成长,并在第二年秋季“重出江湖”。

蟹苗

捉过河蟹的小伙伴都知道,它们通常居住在河岸边的洞穴里。中华绒螯蟹掘穴时主要靠1对螯足,步足只起辅助作用。洞穴一般建造在土质坚硬的陡岸上,洞穴均位于高低水位之间,洞口大于蟹体,洞内直径与蟹体大小相当,洞底常比蟹体大2~4倍。但是,有些中华绒螯蟹并不居住在洞穴里,而是躲在石头下边。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有潮水涨落的河川或岸滩,中华绒螯蟹一般营穴居生活;而在饵料丰富、水位稳定、水质良好的湖泊、草荡中,中华绒螯蟹一般隐伏在石砾间、水草丛中或底泥中过“隐居”生活。

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出膜

我们在河水里时常会看到蟹腿、蟹钳等,这是不是表示有中华绒螯蟹遇害了呢?其实不然,因为中华绒螯蟹具有“自切”和再生肢体的特殊功能。受到强烈刺激、敌害攻击或者机械损伤时,中华绒螯蟹会将受到伤害的肢体从基部压断,这种现象被称为“自切”。这是中华绒螯蟹逃避敌害、脱离危险的一种保护性适应。

中华绒螯蟹自切数天后,肢体断落处会长出一个半球形的疣状物;不久后,疣状物延长成棒状,并能迂回弯曲,形状一般比原来的肢体稍小,但同样具有摄食和运动等功能。这种附肢断落后重新长成的现象我们称为“再生”。

中华绒螯蟹哪里去了

20世纪70年代,长江中华绒螯蟹资源开始急剧衰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栖息地被破坏。长江口深水航道、洋山深水港、青草沙水库等世界级特大工程相继建设,对底栖生境、水质等产生重大影响,底栖生物种类和资源量发生相应变化。

其次是产卵地环境被破坏。长江三角洲是经济最发达、人类活动最多的区域之一,每年在长江中下游开展的大规模工程建设和滩涂围垦,导致滩涂湿地快速减少。中华绒螯蟹在河口产卵后,受精卵孵化和幼体成长需要依赖河口湿地环境,由于缺少滩涂湿地支撑,其存活率急剧下降,影响其资源数量。

中华绒螯蟹的长江口栖息地

最后是资源的过度捕捞。长江水系亲蟹与蟹苗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20世纪末长江口蟹苗资源枯竭,价格一路攀升,最高时超过每千克8万元,长江口蟹苗因此被称为“软黄金”。此外,由于渔民过度捕捞,长江中华绒螯蟹的繁殖群体和补充群体资源数量急剧下降。

文章来源:《长江技术经济》 网址: http://www.cjjsjj.cn/zonghexinwen/2020/0912/534.html

上一篇:给草甸做“CT”问诊江源生态隐患
下一篇: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